生活的智慧-慈濟人文講座
主講人:曾漢榮教授
慈濟辦學的理想(一)
證嚴上人認為:
有形的教育在學校,無形的教育則在社區,慈濟四大志業、八大腳印,也都落實在社區中,期待啟發人人的良知良能,以達人心淨化的目標。
慈濟辦學的理想(二)
證嚴上人慈示:
教育工作者,就像農夫,每個孩子心中都有一畝田,只要以愛為種子,以恆久心為犁,再細心用雨露灌溉,有朝一日「愛的種子」必會萌芽。
慈濟辦學的理想(三)
證嚴上人慈示:
真正疼愛孩子就要深愛其生命,而「生活」是其「生命展現的活動」,所以老師們應當教育孩子們如何生活,使他們在生活中成長慧命,這就是學校教育的重點。
慈濟辦學的理想(四)
#小學:打穩基本生活規範的基礎。
#中學:教導學生知道人生正確的方向。
#大學:教學生明白自己的本份與使命。
生活的教育就是教養
生活教育是做人應有的原則和規矩,也是做人的根本,教導學生從孝順父母、尊敬師長做起,教他們懂得做人、懂得生活,懂得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懷。
學習懂得感恩
學生們在學校學習,最重要的是學習「懂得感恩」,有感恩心的人,才是有愛心的人。
教育不能率性而為
教育的目的是「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對的,什麼是不對的」。
教育工作者要教導學生知廉恥、生活有規矩。一味放任和過度的自由並不是教育。
復健中國的人性倫理
老師要發揮如復健師的愛心、耐心,將年輕一代已漸漸消失的「孝順父母、尊敬師長」的觀念,以及人性的道德倫理,再重現於學生身上。
宗教教育
所謂宗教,是「人生的宗旨,生活的教育」,教導人們正確的人生方向及生活態度。
經師、人師、導師
平庸的老師-- 講述
好的老師-- 解釋
優秀的老師-- 示範
偉大的老師-- 啟發
我們的共同信念
#不是學生很笨,是我們還沒有想出更好的方法來教他們。
#每個學生都希望能夠:被看重、被接納、被肯定。
教師與學生
所謂教學,是教師與學生「互相思惟的共振」。
從未來十年來定位自己
二十一世紀的任何組織或企業,都應該時時存著歸零的想法,從未來的環境和顧客的需求來思考現在,這才是真正的「定位」。
「定位」的重要與使命(一)
麥當勞賣的不是漢堡,而是歡樂、美味的時光。
「定位」的重要與使命(二)
IBM不是電腦的販賣者或製造者,而是問題的解決者。
「定位」的重要與使命(三)
NEC日本電氣認為自己的使命,不是製造各種專門的通訊器材,而是在二十一世紀能實現人類與電腦溝通的夢想。
轉念(一)
我們不能預知明天,但可以利用今天。
我們不能樣樣順利,但可以事事盡力。
轉念(二)
我們不能左右天氣,但可以改變心情。
我們不能改變容貌,但可以展現笑容。
在學生成長過程中,由不成熟邁向成熟健康的特徵
由依賴到自我導向。
由衝動到自我克制。
由無能力到有能力。
由自我為中心到能為他人著想。
由無關道德到謹守原則。
協助學生解決問題的歷程
#建立關係
#自我探索
#自我了解
#行動計劃
時時靜思常反省(一)
#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—能做就是福;提起信心向前走。
#一個人的高度—取決於一個人的態度。
#一隻翅膀飛不起來—慈悲與智慧,如鳥之雙翅,缺一不可。
時時靜思常反省(二)
#一轉念不迷惘—凡事正向思考,往好處想。
#煩惱即菩提。
#一連串自我調適的過程—就是人生。
時時靜思常反省(三)
#運用紀律,培養誠實正直。
#臉孔是一個人的履歷表,聖潔的靈魂是最好的信用卡。
#一個人最重要的是對自己負責。
時時靜思常反省(四)
#健康、快樂、希望、大愛、關懷、感恩。
#成為孩子生命中的貴人。
#每個成功的人都是高度學習的結果。
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,常想一二;讓我們學習以下克服憂慮的方法:
#問你自己「可能發生的最壞狀況是什麼?」
#準備接受最壞的狀況。
#設法改善最壞的狀況。
直接面對艱難的處境,並把艱難處境當作覺醒與喜悅之道。
#不對抗(包容)
#以毒為藥
#化煩惱為菩提(覺醒的智慧)
成長歷程(一)
知識
↓
能力
↓
智慧
成長歷程(二)
技術(匠)
↓
態度(師)
↓
信念(家)
↓
生命(聖)
身心靈平衡
身(平衡)
↓
心(平和)
↓
靈(愉悅)
給自己一個「心」的方向
#心美,看什麼都順眼。
#看人不順眼,是自己修養不夠。
#心開運就通,運通福就來。
#福從做中得歡喜;慧從善解得自在。
給自己一個「心」的方向(二)
#感動、心動不如行動;理論是灰色的,只有「實踐」才是常青的。
#知福、惜福、、再造福;福不是求來的,而是做來的。
#淨化人心從自己做起;改變別人之前,先改變自己。
#歲月如流水,生命何其短暫;所以要善用人生的使用權,發揮良能。
給自己一個「心」的方向(三)
#社會的進步不是喊出來的,是做出來的。
#發心要發在腳底下,不是發在口中只說不做。
#不做壞事是人的本份,心好卻不付諸行動,等於沒做一樣
#有一分心,就有一分力量。
給自己一個「心」的方向(四)
#如果大家都自覺平凡,人生就平安了 。
#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。
#有心就有福,有願就有力。
#做一位充滿活力快樂的教育工作者。
#勇於承擔是一份動人的力量;勇於承認錯誤,更是一項動人的品質。
引導學生自我成長過程中,要注意的重點(一)
#提供學生不斷地自我察覺的機會。
#引導學生學習「接受自己」。
#引導學生學習「把握當下」活在此時此刻中。
引導學生自我成長過程中,要注意的重點(二)
#引導學生不斷的活在「自我紀律」中。
#引導學生永遠活在「感覺世界」中。
#引導學生培養「開放的心靈」。
#引導學生「常常為自己祝福」。
引導學生自我成長過程中,要注意的重點(三)
#幫助學生尋找自我。
#隨時調整自己,找到平衡點。
#凡事不要太強調矛盾面,常常抱持積極正向的思考。
善為學生(摘自人間福報)
敢於發問,問出智慧。
長於聴聞,聞出對錯。
善於溝通,通出共識。
勇於思考,考出創意。
受於鍛鍊,鍊出實力。
安於進修,修出道德。
人生三不(證嚴上人法語)
不求身體健康、只求精神敏睿。
不求事事如意、只求毅力勇氣。
不求減輕責任、只求增加力量。
證嚴上人法語
只要有心,一定可以撥出時間;
只要有願,不怕沒有力量;
只要肯做,不怕做不到。
~~感恩~~